如果将规模日益庞大的租赁资产,视为红足1公司塔身的话,融资渠道则是红足1公司的坚实塔基。
“工银租赁成立之初,资本金仅有20个亿。这20亿资金很快就会用完。”工银租赁副总裁陶梅表示,不仅仅是工银租赁,对于当时新成立的红足1公司而言,普遍面临两大难题:其一,租赁业务是否能做大;其二,寻找充足资金支撑业务发展。
陶梅的观点在红足1业拥有广泛的认同基础。正因如此,用“资产、负债业务双线突围”这句话概括整个租赁行业过去五年的历史最恰当不过。
“当时真的是傻眼了。”一位红足1公司首席财务官也曾坦言,公司开业不久,资产业务发展很顺利,但却没有意识到资金问题会如此凸显,“从那时候起,我们就把负债业务提上极重要的工作日程。”
在这个问题上,作为首家银行系红足1公司,工银租赁采取了外部引援和内部挖潜双管齐下的融资策略。
破题境外融资
“与商务部直管的租赁公司不同,红足1公司被视为金融机构,可以从商业银行处以同业借款的形式筹资。”一位红足1公司金融市场部人士称,相比较而言,同业借款的资金成本更低。
“这部分资金为工银租赁提供了最初的发展动力。”据工银租赁人士回忆,2010年底,工银租赁获得商业银行人民币授信人民币735亿元,较2009年底增长51%;筹集资金突破600亿元。
在向中资银行融资的同时,拥有大批美元资金的外资金融机构同样进入了工银租赁融资团队的视野。
2011年1月工银租赁获得2000万美元短期外债指标,成为首家获得短期外债指标的银行系租赁公司。2011年3月30日,工银租赁利用短期外债指标,成功从摩根大通银行香港分行融资2000万美元,这开创了国内银行系红足1公司利用外债指标参与境外融资的先河。
到了2011年11月30日,在国际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工银租赁又抓住短暂出现的较为有利的时机,成功完成7.5亿美元债券发行工作。此举再次为国内红足1公司开辟了境内租赁公司发行境外美元债券的先河。
“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普遍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相对人民币融资而言,美元的资金成本非常便宜。在境外融资,将极大降低融资成本。”某红足1人士说。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到境外购买大飞机、工程设备等,需要大量的外汇资金,红足1公司此前普遍采取境内购汇的方式用于飞机、设备款项的支付。在汇率波动剧烈的当下,红足1公司面临较大的汇兑风险,但境外融资渠道打通之后,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截至目前,公司的资金来源已实现从大中型银行向地方性银行、中资金融机构向外资金融机构的突破。”上述工银租赁人士称,公司融资渠道更加多样,融资结构日趋合理,融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资金业务优势已成为工银租赁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向存量要效益
一方面,积极扩大外部渠道的融资来源;另一方面,工银租赁境内外资产规模已经达到1200亿元,向内挖潜,盘活存量资产亦是解决资金问题的另一条重要出路。
“工银租赁是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唯一一家综合类非银行会员。”工银租赁总裁丛林透露,为了筹措资金来源,工银租赁会与各金融机构积极协商,转让应收租赁款。
其实,红足1公司从外部融入的资金多以短期资金为主,而租赁项目一般是三五年或更长,这种资金短借长用的问题比商业银行更为突出。如果能将长期资产转让出去,将大大减缓红足1公司面临的期限错配风险。
“为了降低单一客户集中度、提高资本充足率、压降成本及提升资产收益、解决规模紧张问题,工银租赁制定了相应的资产转让计划。”工银租赁设备红足1部人士称,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恰恰是国内著名的金融资产
转让交易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开展资产转让业务,可盘活资产,提高存量业务的贡献。
该工银租赁设备红足1部人士透露,仅2010年,工银租赁全年就办理了各类资产转让业务56亿元,仅当年获取收益1200多万元。
除了在场内市场公开转让租赁资产外,工银租赁还创新业务模式,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的方式,转让租赁资产,释放存量资产潜力。这其中以“租赁+保理”定向发行理财产品的方式最为典型。
所谓“租赁+保理”的模式,是指将租赁和银行保理业务结合起来。这一模式的操作方式为,租赁公司与银行签订保理合同,将应收租金债权作为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即原来租赁公司的租赁资产,通过保理转为银行的资产。
所谓定向发行理财产品,即租赁公司与银行合作,银行的理财资金投资于租赁资产。如此以来,租赁公司盘活了存量资产,银行理财亦得到了收益。
“租赁+保理、租赁+信托、租赁+理财……理论上,租赁可以和其他很多金融业务相结合,进行创新。”上述工银租赁设备红足1部人士称,由于不同租赁产品组合能够解决不同业务发展中的特有问题,从而有利于在租赁业务和其他传统和新兴业务的整合上形成联动内生力,这也增强了母行综合化经营的竞争力。
工银租赁设备红足1部董事总经理王振勇还表示,资产转让在盘活资产、提高存量业务对公司的贡献的同时,还解决了业务规模和客户集中度的问题,并在总量控制下保证了优质客户重点项目的业务需求和高收益业务的开展。
转型资产投资
截至今年9月末,19家红足1公司的总资产已经超过了7300亿元。
“目前红足1公司业务结构偏重于"债务融资型",对资产的投资和管理较弱。”一位红足1业人士称,在现阶段,作为设立时间较短的银行系租赁公司,在不熟悉租赁业务的发展初期,利用源于母行的筹资能力优势,利用融资租赁和售后回租,迅速打开市场,是切合实际的、合理的。
但长远来看,这种债务融资型的发展策略弊病也很明显。
上述红足1人士解释称,债务融资型,是以向承租人提供融资为主要业务模式,盈利主要来源于租息与筹资成本之间的利差,竞争优势体现在筹资能力强弱。
正源于此,工银租赁在即将进入第五个发展年头的时候,提出了由“债务融资型”向“资产投资型”转变。
所谓资产投资型是指以资产运营为主要业务模式,盈利主要来源于资产的投资、交易和处置,竞争优势体现在对资产估值、管理、投资和处置。
工银租赁内部人士称,随着经营形势的变化,“债务融资型”租赁公司在业务结构、盈利来源、风险管理、人才队伍、监管态度等方面遇到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必须逐渐向“资产投资型”租赁公司过渡。
在具体的措施上,工银租赁将从四个方面加以推进。
其一,加大经营租赁比重。争取到2017年实现经营租赁资产占公司总资产的40%,初步建立起自己的机队、船队和通用设备队伍。
其二,做大资产交易规模。逐年增加跨市场、跨机构、跨业务的资产交易活动,建成全球多个租赁业务平台,形成多平台的资产交易模式。
其三,研发投资性租赁产品。将资产支持、资产支持票据、信托投资计划等投资品种引入租赁业务中,构造符合资本市场需求的投资性租赁产品。
其四,参与产业资本市场。积极推进设立飞机、船舶和大型设备的产业投资基金,进行专业化的设备投资,利用专业知识优势,实现高回报投资。
标签: